發信人: abstsai@ms1.hinet.net (Post Gateway), 信區: BudaHelp
標 題: -法華迷蹤(6)
發信站: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(Tue Dec 8 16:26:21 1998)
----法華迷蹤(6)﹝三門道跡﹞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世尊的傳法教學計劃便依照華嚴的順序展開,首先往訪二位曾為
他說法的老師所在,可惜二位仙人都已辭世,於是再往最初的道友的
修行道場,就是初度五比丘的鹿野苑。
當時的波羅奈長者和親友五十人於五比丘後不久也皈佛,這第一
年世尊即在鹿野苑安居。同時開始了這五十多人的僧團教化。世尊的
法門簡單明白,本來有修的人,只要照作,便能証悟。
有一件小事常被忽略了,那就是這五十多人的僧團,在第二年就
開始了傳教的工作。世尊自己也回到尼連禪河度化當初附近的修道者。
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度迦葉三兄弟的事。
佛的二大弟子,舍利弗和大目犍連認識佛法並不是因為佛的親自
宣說,而是舍利弗在路上遇見馬勝比丘,馬勝比丘向舍利弗稍微解說
了一下佛法,舍利弗當下就決定跟隨世尊了,他回去把這事向大目犍
連一說,目犍連也就決定帶著徒眾皈佛。這就是二人各領二百徒眾皈
佛的有名的事件。
這兩人是佛此生的兩大弟子,《長阿含》記載著世尊親說過去諸
佛時指出了這點。有教科書指出,因為這事,五十多位學長中有人不
服,因而世尊才制定了最初的波羅提木叉(戒律)。
這二人所代表的意義被淡化了,舍利弗為智慧第一,代表般若;
目犍連神通第一,代表慈悲。當二人“請佛入滅”時,二人還不知道
為何他們會說這種話(理應“請佛住世”才是啊)世尊才告訴他們二人,
過去諸佛皆是由二大弟子請佛入滅,而後佛才入滅的。
目犍連不忍見佛入滅,於是先自取滅亡,了結宿世業緣。舍利弗
也不忍見佛入滅,同時一聽目犍連涅槃了,於是也涅槃,智、悲二人
同時入滅,於是世尊不久也就涅槃了。(增阿含十八)
後世有責阿難不請佛住世,殊不知過去諸佛最上弟子是不得請佛
住世的,反而要在最後的時候提醒世尊“該走了”。那些於佛法無知
的人不明此事因緣見責,阿難卻也不吭一聲,足見其修為已到頂峰。
阿難的身教不只如此,當世尊入滅後,背負著極大的罪名,他孤
獨的在世傳法,一直到年邁之時還被稱為“老番顛”。老小子每當在
寺中和長住們晚課時高唱到“南無啟教阿難陀尊者”的當下,就不免
百感交集,肅然起敬。
華嚴計劃是世尊的度世大法,此後大約十多年,世尊為那些未能
証道的修行者講實修釋禪法門,讓他們因而入証菩薩諸地,一如華嚴
會金剛藏所說,至此,當那些老老老師兄們得其初、二、三、四善果
時,世尊在華嚴計劃的第一階段完成,是為聲聞道的教學法。
第二階段,世尊為那些有慧根的清信眾們開始講解大集般若等法
門,使後世眾生於無佛世界能“觀內因緣,稟於佛法”或者“觀外因
緣,無師自悟”(四教儀集註),俾使諸眾生能以辟支緣覺道,進而証
入普賢知見。
這是一項艱距的工作,般若法門要讓一個未出世間的欲界眾生,
由初聞佛法到依緣覺或者無師獨覺而入普賢知見,非大般若不可。因
而這一法門浩浩蕩蕩,由淺入深,六度萬行,一一剖其緣起,一一詳
其覺觀,這花了世尊將近二十八年的歲月。
綜觀般若大系,由“般若波羅密”,六識根緣起論,直到“深般
若波羅密”(或說“甚深般若波羅密”)把入佛知見鑰方開誠布公,由
初緣乍起,到清淨智果,一無保留。然而世尊也知道,就算是這樣,
也會有一些人不能信此般若大法。
世尊告訴問法的須菩提說:「如是,如是,如汝所說,不勤精進、
未種善根、具不善根、為惡知識所攝受、隨魔力行、懈怠增上、精進
微劣、失念惡慧(之)補特伽羅者,於此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實難信
解。」(大般若183卷)
補特伽羅就是六道輪迴的欲界眾生。世尊的意思也就是說欲界眾
生此若無善緣,是不可能入普賢知見的。須菩提問世尊原因何在?
世尊解釋道:“這些無善緣眾生,但相信眼見,以魔幻神通為真;
但相信耳聞,以聽聞音聲為真;但信鼻息,以嗅味覺知為真..種種障
難沉淪其中難以自拔,不能明白色因眼緣而生,實無自性,耳、鼻、
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,是故不能信解。”
最後世尊再強調“清淨道果”的法門,是執著於六根、四大、六
度、五眼..種種緣起相者所無法理解的。面對“意清淨而無作者、無
受者的大智”,無善緣善根的眾生便只能張口結舌、不知所以。
到此一階段,世尊弘法已過四十年了,之前的善慧禪眾和此間慧
根眾生所需的法門已然俱備。然而度盡眾生的法門猶未完備。所餘下
諸下慧無善根的眾生要如何度他?
最後這七八年,世尊因而開講法華、淨土之道,為最後的頑強眾
生以“異方便”法門,作為究竟(最終)度脫的方法。
為了要這些頑強眾生得入普賢知見,因此發心最為要緊,是故以
上求菩提之心為經,下度一切世人之願為緯,交織了法華、淨土的法
門,是為普門道。到此,世尊為禪門、般若、普門三道所講的成佛之
法已然完備。初善、中善、後善,世尊終於可以入滅了。
這裡我們用禪門、般若、普門三道來分類,是去除我們原來先入
為主的大小的心態、以及三乘四乘的心態,用一個合於當時世尊所在
的時空背景、配合經典順序所演出的虛擬情境。
過去諸佛皆說三門道法,無一無二,當我們以這些“無染”的心
思來看法華,將會發現世尊的素牛肉何在:(宜再三細細品味)
N0263P0076a04║(正法華經卷二) 如是舍
N0263P0076a05║利弗。如來正覺以力無畏建立眾德。善權方
N0263P0076a06║便修勇猛慧。睹見三界然熾之宅。欲以救濟
N0263P0076a07║眾生諸難。故現聲聞緣覺菩薩之道。以是三
N0263P0076a08║乘開化驅馳使棄愛欲。教諸萌類滅三界火
N0263P0076a09║婬怒癡縛。色聲香味細滑之法。三處五欲五
N0263P0076a10║欲燒人。不猗三界便得三乘。勤精三乘
N0263P0076a11║則超三界。進三乘者諸佛所訓也。
這裡沒有呵小罵大的內容,只有世尊的慈悲躍然紙上。“聲聞、
緣覺、菩薩”,同學們,世尊強調,這三道都是他所示現的,回想世
尊華嚴本事,這正是他的度眾計劃和方法。
同學再想想,這一段經文像僧睿所說的“沒有人知道原經的意思”
嗎?仔細再想想,如果我們是當時的世尊,我們會有更好的方法嗎?
“進三乘者諸佛所訓也。”世尊的一切智慧功德從來不敢自攬,全都
歸於諸佛。
再想一想,那些會頭們、自命大乘們、自命佛乘們,自以為有得,
沾沾自喜忘我之際,便以通天我最大彿自居,他類具是焦芽敗種之流,
拾世尊牙慧竊為己得而妄自尊大,對徒眾們時而訓之,時而炫之,實
在令人齒冷。
閒話不表,這頭相關時空既定位,我們終於要來探索法華的原味。
法華的味道現在只有智家一味,學子一聽天台智者大師就只能立正臥
倒,對其說法照單全收,不敢造次。
然而法華失味不是智者之過,只能說造化弄人,令人浩嘆。
有道是喝水尿出茶--火大。待老身的找杯降火化毒湯喝喝。休息
一下,再來分解。